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,在写下《怀沙》绝笔之后,屈原抱石身投汨罗江。
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跑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。渔夫们也在江上来回找寻,要打捞他的尸身。
为了不让鱼龙虾蟹去咬屈大夫的身体,渔夫拿出饭团、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意图将其喂饱;老医师则拿来雄黄酒倒进江里,要药晕蛟龙水兽。
后来饭团渐渐发展为外缠彩丝的各色粽子,也有了年年农历五月五日划龙舟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。
以上是我们所熟知的与屈原相关的端午节起源说。
暂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实性,仅将它作为一个故事来看,不管是"抱石投江",还是"打捞尸身",都不是很适合讲给孩子的话题。
◆ 我先讲他错的地方。有这么多人爱他,他还要死,这是错。
◆ 他的生命都没有了,就没有办法再做任何事情,有生命,才能给别人帮助,这是错。
◆ 他如果不要死,说不定以后会有好的机会,这是第三点错。
我说:妈妈觉得你很有自己的想法,那么你说他对的地方呢?
她说:他这么勇敢,为了国家愿意牺牲生命,我很感动!他能够看到他的国王很foolish, 这是对的。
很欣慰女儿对生命能有这样的认识,说明我之前对她进行过的"死亡教育",她已经有自己的充分理解了。("死亡教育"的相关文章请看《"妈妈,我不想你死掉",你的回答至关重要》)
避免"怀才不遇"的讲法
千万不要用"怀才不遇"来解释屈原自尽的原因,不要给孩子埋下不被赏识就可以草率对待自己生命的想法。
一定要跟孩子们讲明白,屈原之所以投江,是因为他的国家被敌人攻占,自己年老体衰、无法抗击敌人,所以选择以死殉国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,我们纪念的不是他投江的行为,而是他坚持不渝的爱国品质。
要给孩子展示那个在《离骚》中写出"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"的那个坚韧不拔,不屈不挠的屈原,那个不管自己收到多少挫折打击,仍不自暴自弃,追求高原的屈原。把故事的重点放在屈原的生平上,他的诗歌上,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上。
多体验传统习俗乐趣
当然,对于孩子来说,放假就是要要happy,所以,带着孩子包包粽子、看看赛龙舟…… 好好体验一下这个节日好玩的传统习俗才是最重要的~
最后,祝大家端午安康!